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34)
- Aug 10 Sat 2013 06:53
看自己是幾等
- Jul 14 Sat 2012 21:57
帶好孩子的17個絕招
- Jul 08 Sun 2012 21:58
小兒穴位按摩法,讓您的寶寶健康成長--轉載學佛網
年輕媽媽必學! |
- Jun 14 Thu 2012 21:24
立即讓自己變優秀的128種方法
- Jun 13 Wed 2012 08:41
指責別人並不會改善現況,也不會比較好過
- Jun 10 Sun 2012 20:56
印光法師:佛化兒童教育讀本(有孩子的必讀)
- May 29 Tue 2012 13:20
人生要小心處理的50件事
- Mar 23 Fri 2012 12:43
用正向接受的態度去面對所有不愉快的發生
轉
- Mar 23 Fri 2012 12:38
一段好話
培養正面愉悅的心,凡事相信不讓外相引起質疑的心,不安穩的心啃蝕消耗我們的生命體.請轉向珍惜自己,以更神性(悲憫)的方式對待自己和伴侶,做不到的交給自然法則(神)去運作吧!千萬不要讓負面的烏雲籠罩住 ,如果撥不開就離境到有正面光明愉悅的地方讓生命體休養調和一下吧!
- Mar 07 Wed 2012 10:23
一靜二緩三忍四讓五淡六平!
- Mar 07 Wed 2012 10:15
聰明的父母只教孩子這8個道理
- Mar 04 Sun 2012 19:14
生活中的修行(中)
四、神態——關愛與尊重
在待人接物的過程當中,我們的神態表現至關重要。“色思溫,貌思恭”,臉色是否溫和,容貌是否謙恭,這是態度。之所以說待人接物的態度非常重要,是因為人們只能通過表面現象,才能判斷他內心的活動。如果我們的臉色很溫和,容貌很謙恭,人家自然就會知道,你是關心人家、尊敬人家的,你是體諒人家的。所以人家就會很樂意與你交流。那麼我們作為一個修行人,就要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臉色和態度,是保持溫和、謙虛、恭敬,還是板著臉,態度傲慢。我們態度一傲慢,別人就不願意跟我們溝通。所以我們在待人接物過程中的神色與態度,是能否有效溝通,能否有效處理問題,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我們要隨時保持覺照,要覺知到。
- Feb 11 Sat 2012 16:24
在你感到不自在的時候,你不應該試圖逃避或掩飾,假裝不在乎。你應該面對你的弱點並解決他。
- Feb 03 Fri 2012 20:21
不要怕,不要悔
- Feb 03 Fri 2012 19:57
生氣是一種無能的表現
人與人打交道,免不了碰上不對脾氣的人,於是便出現其中一種情況:生氣。生氣的人有的會發脾氣,有的會掉眼淚,前者多為男性,後者多為女性。
之所以生氣是因為自己希望的落空或被人誤解指責,心裏失衡所致。無論哪一種,都會給自己的情緒帶來壞影響,輕者心情不好,重者生出疾病,等於用別人的錯誤折磨自己。
- Feb 02 Thu 2012 20:35
父母最常見的四種錯誤 看你有沒有犯過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早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長的教育。但如果方法不當,即使家長再嘔心瀝血,也會勞而無獲,甚至事與願違,走向家教理想的反面。在家庭教育中,我們總結出家長日常最常見的四種錯誤,具體如下:
1. 常用威脅性的語言
- Feb 01 Wed 2012 21:00
改變命運的黃金律—思想的轉換
改變命運的黃金律—思想的轉換
世上最有用的學說,是能指導人如何去改變自己的。如果他做不到,那就是沒有用的學說。我很喜歡受指導,因為我是一個實際的人,活著就想活得好一點。要是那個學說不能說服我,對我來說就完全沒有用,不為我所接納。人在基本的需要上,最希望獲得指導的事是: